物价上涨不可全怪流动性
祝你龙年:大名鼎鼎,大吉大利,大红大紫,大显身手,大炮而红,大鸣惊人,大马当先!
物价上涨不可全怪流动性|上海龙亚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央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加息举措,金融市场反应总体比较平稳。尽管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两市以绿盘报收,但第二个交易日股指强势上涨一举收复失地。市场分析认为,央行本次加息是对当前物价高位上涨的一个前瞻性反映。按照经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加息是中央银行抑制通货膨胀的利器。
尽管如此,不能指望一次和两次加息就能抑制住物价上涨的势头,这是因为当前物价上涨具有非常明显的非货币因素。当前物价上涨的非货币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异常气候频发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性影响;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收益下降对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倒逼机制。
异常气候频发已经成为正常的自然现象。2010年年初,我国西南地区大旱,到了2011年,持续干旱的自然灾害转移到华北地区。就全球来说,气候异常也司空见惯。2010年岁末和2011年初,北半球风雪交加,南半球高温酷热难耐,澳大利亚高温创下历史纪录。这些自然现象表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气候已经不再“异常”。由此可以预测,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再加上农产品投机力量的参与,粮食价格在未来将保持高位。
我国农业生产收益率下降,主要反映在农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比较上。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处于相对低位,特别是连续粮食丰产的背景下,粮食价格相对于投入的化肥、人工成本呈现出下降的态势。农业生产收益率的下降,影响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量农民工流向城市。农民工流向城市,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但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增加了农民通过务工提高收益的途径,与纯粹务农相比较,农业生产更无吸引力。近期,媒体报道产粮大省的部分农民有粮食不卖,以便寻找合适的时机卖个好价钱。虽然这种做法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要求不相符合,但是从中可见农民追求提高自身收益率的诉求是非常强烈。
因此,深入思考后不难发现,异常气候是当前物价上涨的外因,内因仍是农业生产收益率回归社会平均收益率后倒逼粮食价格上涨。可以说,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是在农民吃苦耐劳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现在的粮食价格上涨是对长期以来农民默默忍受收益率下降的补偿。
综上,当前物价的高位上涨,既有流动性长期过剩引起的,也有非流动性因素引起的。除了加息外,建立粮食价格合理增长机制以及完善粮食价格补贴政策也是当务之急。
祝你龙年:大名鼎鼎,大吉大利,大红大紫,大显身手,大炮而红,大鸣惊人,大马当先!